喜讯!丰县成功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!感谢有你……
新年伊始,捷报频传。
三年创城,今朝梦圆!
丰县创成“江苏省文明城市”!
这是一座城市的荣光,
凝聚着121万丰县人的汗水。
在此,向每位丰县人表示衷心感谢,
致以崇高敬意!
披肝沥胆整三年,华美蝶变文明城!一路风雨,一路艰辛,不变的是信心,坚定的是决心,执著的是恒心。最终,在丰县大地上播撒的文明种子,长成了参天大树。
沿着时间脉络回望,三年来,从干部到群众,从城市到乡村,文明创建热情充分释放,121万丰县人共同画出了共建共享的“同心圆”。
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。丰县积极探索网格化巡查机制,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街头巷尾,对责任路段的环境卫生、停车秩序等进行维护与引导,同时在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参与文明交通劝导,让文明之风吹过大街小巷。
深入推进文明交通、文明旅游、文明新风等市民文明素养十大提升行动,坚持不懈开展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最美人物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,持续推进“刹住人情歪风、整治婚丧陋习、树立文明新风”移风易俗专项整治。全县共建成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372个实践站,组建5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,围绕交通秩序、文化服务、科技科普、文明创建等主题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300余场次,服务群众22万余人次。
城市因文明而美,更因每位市民的文明行为而美。这三年,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这样的你我他:开车路上,礼让斑马线成为靓丽风景;公共场所,乐于助人成为文明新风;垃圾分类,举手之劳成为行为自觉;整治行动,协同联动成为强大合力;周末假日,舍小家顾大家成为常态长效……穿着“红马甲”的广大市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深深地感动着我们。
这两年,黑化后的人行道不再崎岖不平,新改扩建的菜市场没有了满地的污水、烂菜叶,城中村、老旧小区、进行了翻天覆地的大改造……,市民出门买菜、遛弯的心情也舒爽起来了。
这三年来,我县不断解决基础设施、公共秩序、环境卫生、公共安全、优质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。通过加大资金投入,补短板、强弱项,推动创建工作往薄弱环节做、往城市“毛细血管”做,打造精品、塑造亮点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。
民之所望,创建所向。三年来,丰县投资近3亿元,对172个老旧小区、37个城中村和29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,实施城区道路损毁修补、路口渠化改造、人行道黑化等工程,新建和改造公厕36所,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点84处,新建和改扩建农贸市场5个……丰县深刻认识到,创建文明城市决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,而是要通过创建,让市民得到更多的实惠,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
“智慧”元素赋能,“绣花功夫”体现在文明创建的点点滴滴。致力“民有所需、我必速应”,探索形成“1+3”社会治理丰县路径,建成集受理、处置、监测、决策为一体的数字丰县“城市大脑”。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,“四位一体”社会善治模式全面构建,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更加畅通。推广智慧路灯等应用项目140个,搭建智慧城管等应用场景80个。
江苏省文明城市的创成,对丰县人来说,只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。
文明提升没有终点,群众幸福没有穷期,不断追求城市新高度的道路更加没有尽头。今年的县委全会、人大政协两会中,都提出要紧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,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品位。
无论时代如何改变,“文明”始终是牵引一座城市高质量前行的精神坐标。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,用文化生活塑造城市气质,不断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要求,使之充分感受到创建活动带来的成效和变化,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归属感,真正让城市因文明而更加精致,市民因文明而更加自豪。
今天,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严的要求、更实的举措,迈向城市文明的新高度。
转载声明:本文转自「丰县发布」